忆江上吴处士贾岛古诗文网(忆江上吴处士什么意思)︱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 秒懂百科

日期: 栏目:百科全书 浏览:10887 评论:0


忆江上吴处士贾岛古诗文网(忆江上吴处士什么意思)


《忆江上吴处士·贾岛》原文与赏析

贾岛

闽国扬帆去,蟾蜍亏复圆。

秋风生渭水,落叶满长安。

此地团聚夕,过后雷雨寒。

兰桡殊未返,音讯海云端。

此诗以整饬流畅的律体抒写朋侪远去后的忆念之情。“处士”是隐居不仕之士。书生身居长安,朋侪赴闽,而题作“江上吴处士”(“江”为长江),是因为吴处士从水路南行,须从长安北的渭水入黄河,转汴水进长江,再去闽。书生估计吴处士此时在长江一带水路上,故云“江上”。首联叙离别已经久,月亮亏了又圆,“蟾蜍”代月。颔联借景言情;满耳秋风吹动渭水,满眼黄叶纷坠帝京,一股抑制不住的想念之情,涌上心头。我国文人精细灵敏的艺术触觉,每一易为时序物候的变化所牵动,兴废忧生去世,冷暖念亲友,是不说自明的审美体验。颈联则转忆离别前二人在京的过从之好,过后竟夕欢聚、雷雨惊寒的幽美影象,并未被时日冲淡。“此地”、“过后”虽分属二句,实起互补感化。结联又折回此际对于远去朋侪的殷切思念,桨送人远,归还无期。“兰桡”回映首句“扬帆”。闽地滨海,音讯隔云端,忧如之何,为遮蔽全诗的“忆”字,添了最后一笔。

此篇八句,环抱着“忆”字将今昔水陆的时空,东针西线地构造文字。就时而言,则首联是因久别相忆,颔联因秋深而忆切,颈联由追忆而思不可禁,末联念还期遥遥而长忆。就地言,首尾两联是就去闽水路写,自扬帆离京而兰桡滨海;阁下两联的清秋萧飒与雨夜欢会,都是从长安一地落笔。云云交织,则吴处士的人去情在与作者之身当心追,两面都已经写全,“忆”字做足。“秋风”、“落叶”二句更是传诵不衰。当世即传贾岛为苦吟此联,不觉冒犯京兆尹刘栖楚台端,“被系一夕而释”(《唐摭言》卷十一)。先进书生曾经将此联移植入词曲。

岛赴举至京,骑驴赋诗。患上“僧推月下门”之句。欲改“推”为“敲”,引手作推、敲之势,未决,不觉冲年夜尹韩愈。乃具言。愈曰,“‘敲’字佳矣。”遂并辔论诗久之。或者曰,吟“落叶满长安”之句,造次年夜尹刘栖楚,被系一夕,放之。

(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卷四十)

冯班:此诗高处只在次联,直敌过仲宣“灞陵”句矣。以区区对于偶论之,去之千里。纪昀:天骨开张,而行以灏气,浪仙稀有之作。许印芳:唐人诗勿论古体、律体,皆有借押通韵之例。此诗用“寒”韵而首联借押“先”韵,盖“寒”、“先”通用故也。所谓“圆”字乃“团”字之讹,然“圆”字较浑雅,毋庸改也。(《瀛奎律髓汇评》中)

[img]

忆吴处士原文|翻译|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忆吴处士翻释?

《忆江上吴处士》唐代书生贾岛的作品。

作品原文

忆江上吴处士

闽国扬帆去,蟾蜍亏复圆。

秋风生渭水,落叶满长安。

此地团聚夕,过后雷雨寒。

兰桡殊未返,音讯海云端。

译文

自从你扬帆远航到福建,已经是多少度月缺又月圆。

离别时秋风吹拂着渭水,落叶飘飞洒满首都长安。

记患上在送别宴会的夜晚,雷雨交加天气让人生寒。

你乘坐的船尚无返回,你的音讯还远在海云边。

赏析

末端说,朋侪坐着船前往福建,很永劫日了,却不见他的音讯。

接着说自身寓居的长安已经是深秋季节。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,长安落叶各处,显出一派冷落的现象。特地提到渭水是因为渭水就在长安郊野,是送客启程的中央。当日送朋侪时,渭水还未有秋风;此时渭水吹着秋风,自然想起离别多时的朋侪了。

现在,书生忆起以及朋侪在长安团聚的一段新闻:“此地团聚夕,过后雷雨寒”——他那回在长安以及这位姓吴的朋侪聚会谈心,一直谈到很晚。外面突然下了年夜雨,雷电交加,震耳炫目,使人感觉一阵寒意。这情景还念念不忘,一转瞬就已经是落叶满长安的深秋了。

末端是一片忆念想望之情。“兰桡殊未返,音讯海云端。”因为朋侪坐的船还没见返来,自身也无从通晓他的音讯,只好眺望远天尽处的海云,希望从那边失去吴处士的一些音讯了。

这首诗阁下四句言情谋篇都有特色。在情绪上,既说出书生在秋风中思念朋侪的凄冷心情,又忆念两人往昔过从之好;在章法上,既向上挽住了“蟾蜍亏复圆”,又向下引出了“兰桡殊未返”。其中“渭水”、“长安”两句,是这天长安之秋,是此际书生之情;又在地区上映衬出“闽国”离长安之远(回应末端),以及“海云端”获取音讯之不易(隐蔽末端)。细针密缕,到处见出书生行文构想的周密谨严。“秋风”二句先叙述离别处的现象,接着“此地”二句逆挽一笔,再顺叙今日相会之乐,行文蜿蜒,而且笔势也能提挈全诗。全诗把问题中的“忆”字重复勾画,文字厚重丰满,是一首活泼自然而又流畅的抒情佳品。

贾岛,唐代书生。字阆仙,一作浪仙。范阳(今河北涿县)人。初悠闲为僧,名无本,后出家,屡举进士不第。曾经任长江(今四川蓬溪)主簿,人称贾长江。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,颇多寒苦之辞。以五律见长,细致文句磨难,刻恳求工。与孟郊齐名,有“郊寒岛瘦”之称。有《长江集》。

相关推荐

评论留言

暂时没有留言!

我要留言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